西藏多不杂铜矿床锶、钕、铪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 何阳阳 [1] 温春齐 [2] 刘显凡 [2]

关键词: 铷锶同位素 钐钕同位素 镥铪同位素 多不杂 西藏

摘要:探讨西藏自治区改则县多不杂铜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动力学原理.选择矿区内花岗闪长斑岩全岩、黄铁矿以及锆石样品,测试锶、钕、铪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多不杂铜矿床样品中的Sr初始值介于幔源镁铁质岩石 Sr 同位素的平均值和壳源硅铝质岩石 Sr 同位素的平均值之间,靠近幔源镁铁质岩石,暗示花岗闪长斑岩的原始岩浆起源于地幔,在上升侵位时与硅铝质地壳物质发生交换,使其具有壳幔混染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具有相对高(87Sr/86Sr)i、低143Nd/144Nd的特征是交代富集地幔的反映,锶同位素的迁移行为与成矿元素相似,携带含矿物质的流体由斑岩体向围岩进行了迁移,并与围岩之间发生充填交代,导致变质砂岩含矿;锆石εHf(t)值基本为正值,且变化范围较大,是有较多幔源组分参与成岩的标志,指示幔源岩浆作用过程中伴有地壳流体的混染.矿床成因综合研究初步揭示多不杂铜矿床是由地幔流体作用引发壳幔物质混染叠加成矿.


上一篇: 三峡及邻区第四纪沉积与地貌特征对古气候的指示
下一篇: 河南磨沟金矿床成因:地质、流体包裹体和H-O-S稳定同位素约束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成都理工大学版权所有 © 2015  蜀073568422号
地址: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邮政编码:610059